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弘扬教育家精神,加强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,9月9日上午,继续教育学院组织教职工在善学楼604集中收看“教育家精神”大讲堂公益讲座。
本次直播以“践行‘教育家精神’探索‘破界创生’——数智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”为主题,由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郑泉水教授担任主讲专家。学院教职工认真聆听讲座,纷纷发表观看感言。大家表示,郑泉水院士的分享为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,未来将以更高标准践行师德规范,主动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,为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。
部分教职工心得体会
1.李照泉:本次讲座深刻阐释了“教育家精神”在数智时代的核心要义。郑院士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,令人深受启发。作为教师,我们应主动打破传统思维边界,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致力于探索新时代育人方法,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2.陈织珊:这场讲座让我看到,真正的教育家精神在于以生为本的奉献情怀与面向未来的创新担当。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今天,我们更需坚守育人初心,以智慧与爱培育能够引领时代变革的创新人才。师德师风建设绝非空谈,而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内化于心的精神准则。
3.李智勇:观看“教育家精神”大讲堂直播,深受触动。郑泉水院士以“破界创生”为主题,深刻阐释了数智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与理念,为我们继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启示。作为面向成人学员的教育主体,我们更应弘扬教育家精神,打破传统教育边界,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、能力与素养并重的育人模式。此次学习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师德自觉与使命担当,激励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、更创新的方法,服务于终身学习体系建设,助力每一位学习者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。
4.刘嘉萍:听了郑院士这场讲座,让我对人才培养有了新认识:A型人才的深耕与X型人才的跨界整合需要协同,而创生教育正是通过启发式引导,让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融合两者优势。这让我想到,即便不直接站在讲台,我的工作也在间接支持“培养卓越人才、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”——既要帮他们筑牢专业根基(A型底色),也要鼓励打破思维边界(X型特质)。这种理念提醒我,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用包容的土壤让每个学生的独特潜能生根,这或许就是“做最好的自己”的真谛。
5.郑乐瑶:这场关于“教育家精神”大讲堂的直播,深刻揭示了破界创生与数智育人的时代命题。教育家精神不仅是奉献的坚守,更是以创新思维重构教育模式的勇气。在AI技术重塑教育场景的当下,教育者既要保持教书育人的初心,也要主动适应技术变革,这正是教育家精神在数字时代的鲜活实践。直播中强调的用技术打破教育边界、用智慧点燃创新火种的理念,为新时代师德建设提供了清晰方向。这场讲座既是对传统师德的传承,更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宣言。